从2024年火到了2025年
“碳足迹”
2024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建议:从速从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推动与国际数据库的衔接与互认,并逐步建立中国深度参与、主导的全球碳足迹管理体系。
2024年12月30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举办了他自2015年开始坚持了十年的年终秀,也重点指出碳足迹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地位。
2024年,从国务院到各部委,再到各省市,相继出台的关于碳足迹或者提到碳足迹的政策文件有数十个,更是把碳足迹管理体系提升到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层面
“碳足迹”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规格的重视
一方面是欧盟“碳关税”法案和欧盟新电池法案的提出和生效,产品碳足迹也已成为欧美国家以及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品采购中的必然要求,国内涉外贸企业逐步开始感受到了来自国际市场的绿色采购压力。
另外一方面,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离不开全社会尤其是工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是实现产业链碳减排的重要举措,而产品碳足迹就是连接龙头企业和上游供应商、连接消费端和生产端的纽带,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
✦
✦
•
碳足迹将从“自愿”走向“强制”
全球绿色贸易壁垒加速形成,以欧盟为主的主要经济体正建立以碳足迹为核心的气候治理体系,并在贸易规则中加入以碳足迹披露为核心的准入条款。
2023-24年间,欧盟多项针对产品碳足迹的法规正式通过或已进入实施落地阶段,对全球的贸易流量和产业链上游布局将产生直接影响。
在这些政策及国际市场背景下,碳足迹的披露要求正迅速从自愿走向强制、从区域化走向全球化。碳足迹已成为产品出口的“绿色通行证”。
“碳足迹”未来政策行动及展望
展望2025年,我们预计会有以下关键行动和策略逐步落地实施,以应对挑战,满足政策和市场的需求:
重点产品碳足迹计算细则加速建设
无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并有删减,如内容有任何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